首页 > 古典文学 > 十字屋的小丑 > 导读──以本格为起点的创作历程

导读──以本格为起点的创作历程(1/1)

目录

如果提到东野圭吾,台湾的读者首先会想到──?

我认为大多数的读者应该跟我一样,想到的是《白夜行》、《彷徨之刃》或《黎明破晓的街道》那类被影像化且看起来不那么“本格”的推理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有个共同点,故事当中对人物的背景和犯案动机皆有相当程度的剖析与探讨,至于解谜的成份则不像传统本格推理那么浓郁。

然而,喜爱东野圭吾那类作品的推理迷,若是回顾这个作家的创作历程,追溯到,也就是在一九八五年荣获日本知名推理小说奖项“江户川乱步奖”的那本出道作《放学后》,必定会感到惊讶:原来东野圭吾也写过那么“本格”的推理作品啊!

造成东野圭吾的创作历程有如此显著差异分野的原因,或许要从日本推理小说“社会派”的兴衰讲起。日本八〇年代的推理界,正好处于“社会派”由盛转衰的过渡时期。讲究写实、反映社会现况的“社会派”历经长时间的发展,逐渐变得过度写实而失去解谜乐趣。

“社会派”的兴盛让一些崇尚“解谜至上”的本格推理迷大感不满,因为注重解谜的“本格派”在“社会派”兴盛的这段期间一直被压抑着;“社会派”的衰败则让那些不满的本格推理迷开始酝酿未来在一九八七年掀起“新本格浪潮”的能量──一九八五年以《放学后》拿下江户川乱步奖的东野圭吾,仿佛是向日本的推理读者预告“社会派”即将在未来交出推理文学主流的头衔。

《放学后》虽然打着“青春校园推理”的名号,但书中却有让本格推理迷如痴如狂的“密室杀人”谜团,怎么看都很难不把《放学后》归类在本格推理的范畴。

等到两年后,绫辻行人那部以奇特建筑为卖点的《杀人十角馆》出版,掀起了“新本格浪潮”,以往被“社会派”排挤到角落默默耕耘的本格推理作家们,此刻宛如挣脱束缚的鹰隼,纷纷随着这波浪潮,开始展翅翱翔。

以《放学后》出道的东野圭吾自然也没有在这场本格盛宴中缺席,陆续推出以解谜为主的本格推理作品,像是带有“附会杀人”题材的《白马山庄杀人事件》,或是具有“暴风雨山庄”样貌的《在大雪封闭的山庄里》。

而一九八九年出版的《十字屋的小丑》更让我见识到东野圭吾展露近似岛田庄司和绫辻行人这类本格推理高手利用“奇特建筑”来设计谜团的才能。

以“奇特建筑”为主题的本格推理,一直是“新本格浪潮”当中一块特别且知名的领域,原因无他,掀起“新本格浪潮”的主力战将绫辻行人就是主攻“奇特建筑”诡计来打响自身的名号。

绫辻行人笔下的馆系列作品,部部皆让本格推理迷津津乐道,这类作品里头都必定会出现一栋由某位知名建筑师打造出的奇特建筑物,不是外观奇特炫丽,就是内部构造摆设暗藏玄机,像是外观呈现十角形的“十角馆”,或是馆内收藏各式各样时钟的“时计馆”──这类内含“奇特建筑”的推理作品,风格显而易见。

《十字屋的小丑》书中有一栋十字形状的建筑物,数起命案就发生在里头,虽然我一看到建筑物平面图,心里早就预期作者必定会利用与建筑物相关的事物来设计谜团,但在侦探解答真相之前,却仍猜不出作者葫芦里头卖什么药,等到最终真相揭露的那一刻,才如梦初醒,同时对作者的精心设计大为赞叹。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小丑人偶的叙事观点也是本书特别之处,一具摆放在命案现场附近的小丑玩偶,竟被作者赋予生命,在书中不时担任起叙述者的角色,告知读者一些相关的命案信息,让读者可以从案件关系人以外的观点来逼近真相──这样的安排实在是相当特殊难得。

就我这位喜爱东野圭吾的推理迷而言(本人也从事推理创作,还是专攻本格推理这块领域的创作者),即便东野圭吾后期对人性描写细腻的作品令我深深着迷,不过能够看到他早期创作这类本格推理风格强烈的作品,却也别有一番乐趣(同时也有一份亲切感)。相信其他喜爱东野圭吾作品的读者们,一定也能跟我一样,得到类似的乐趣。

──陈嘉振(推理名家)

没有了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