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极品皇叔 > 第三十三章汉江行(上)

第三十三章汉江行(上)(2/2)

目录

朱常浩一看这安康府城,明显就是两山夹一川,南边的大巴山和北边的秦岭主脊从这里划过。

朱常浩决定今晚就在安康城里住下,就在他下马观察这个安康城的时候,安康(新安洲)知州大人王在仁已经到他们住的军营里。

朱常浩就和这位大明的知州大人,进行了交谈,发现这安康确实不错,当地的种植业和蚕桑纺织很发达,还有当地人也喜欢种茶,在紫阳、平利、汉滨、岚皋、汉阴、石泉六县中,几乎家家户户都茶园和桑园。

朱常浩明白,这安康此地,看来还是一个财富之地,既有蚕桑,又有茶叶,而且大量的水田种植大米,河网水系密布,山麓山脚还种植有大量的冬小麦。

可以说,安康在物产上,可以提供三十万大军一年的消耗。

通过此次交谈,王在仁也从他的观感里面去掉了原先传言当中,大明瑞王爷的愚笨和残暴。

安康过去以后,就是旬阳了,朱常浩的抵达在旬阳的时候,天还没有黑,可是,朱常浩发现,这里的土地多是石灰地,土层薄,而且,由于旬阳县和东区龙家河与蜀河汇合处设阊关巡检司,于北区乾佑河与洵河汇合处设三岔巡检司对水上讨生活人的盘剥,这里老百姓给朱常浩一种满脸凄苦、菜色的感觉。

晚上,朱常浩让人拿着自己的手令将旬阳知县叫到自己身边,征询了一下旬阳县的县情。

这位知县也没有隐瞒,他说道,“王爷,我们旬阳现在确实有些穷啊,过去,我们这里还可以靠水吃水,给沿途的船商拉纤,打鱼,南来北往的船主,行商都在浔阳城里歇脚,可是,这几年由于土匪众多,水盗频发,好多的商人都不敢来了。我们县衙去年也招募百姓,在县尉的带领下,上山去围剿这些山贼和土匪,结果好多百姓被被杀,还有一些被裹协进了土匪的队伍中。

唉,百业凋敝,朝不保夕啊,我代表旬阳老百姓恳请王爷这次能够将这些山贼土匪给清理一下,让老百姓们有口吃的!”说着,这位旬阳知县(李志堂)下跪,立即给朱常浩磕了三个响头,额头都破了,鲜血直流。

朱常浩一下子就动容了,他没有想到这旬阳知县竟然是一位好官。对于好官,朱常浩一般都是给予支持的,他说道,“李大人,既然本王知道了这事,那就一定不会不管,在这里,本王给你一个承诺,在二月份结束之前,一定将这盘踞在旬阳这里的强人和山贼水寇,土匪给它清理了,还宣扬百姓一个青天。”

李志堂听完这话,心里感动极了,他激动地说道,“感谢王爷对旬阳百姓的厚爱,下官在这里无言以表,只有这个小玩意了,希望王爷能够收下”,说着,就将腰间的一块玉佩取下,就要交给朱常浩。

朱常浩一看,李志堂腰间的这块玉佩,看起来有些岁月了,明显就是家传之物,虽然价值十金,可朱常浩不打算要。

古语曰:君子不夺人所爱,朱常浩想说,“君子不夺好人所爱,清官廉吏所爱啊!”

抱着这样的信念,这块玉佩被朱常浩坚决拒绝了。当然。朱常浩也给这李志堂有交待,让他在不打草惊蛇的情况下,将旬阳所有的土匪据点全部摸清楚。

李志堂记下来,他带着朱常浩给他的希望和承诺离开了。

但朱常浩心里还是有些沉甸甸的,仔细一寻思,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想不到自己连陕西省都没有出,沿途基本上每个县都有土匪,大的上百人,小的就几个人。

他们手里拿着一把刀,几根木杆就可以为非作歹,官府基本上不管,实在有些说不过去了,县尉就带上几个人,装模作样的走一番,结果劳民伤财不说,土匪还是土匪,而且胆子更大了。

原因就是当地官府和胥吏不作为造成了,要扭转这一状况,对朱常浩来说,还是非常漫长的。

补充: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全长1577千米,其中陕西境内干流长657千米,湖北境内长920千米,总落差1964米。在源地名漾水,流经沔县(现勉县)称沔水,东流至汉中始称汉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称沧浪水,襄阳以下别名襄江、襄水。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在历史上占居重要地位,常与长江、淮河、黄河并列,合称“江淮河汉”。

汉江干支流的航线很长,分布于陕西、河南、湖北三省70多个县市,在这一广大区域内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方面,几千年来曾经做出巨大的贡献。在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上,说明了在两千年前汉江已是湖北、湖南和四川、陕南向中原运输贡赋的要道。在陇海铁路通车宝鸡以前,陕南和部分陇南的货物都要顺汉江运到汉口。可以说,在历史上汉江干支流一直是本流域交通网的骨干之一。

汉江干流水量比较充足,全流的95%均可通航。但比降很大,从河源到河口平均比降为0.36‰,而且滩险甚多。上游约占总航线的62%,是全流航行最困难的一段。其中,洋县至石泉,河流流经山地中,大部分为峡谷,比降达1‰,为全流比降最大的一段,水流极为湍急,礁滩最密,两滩相距不及500米,河床最窄处50米,而尤以黄金峡最著,其中的车滩、囚滩、龙滩、龟滩等处,泓道宽度在10米以下,船只转动不易,因此极易触礁,成为汉江干流最困难的地段。

中游段占总航线的16%,平均比降0.12‰,对航运来说流速仍嫌太急。本段乃全河流河槽最宽,沙滩和沙洲面积最大的一段。因水流散漫,泓道多变,沙滩常移动(称为跑沙),若对航道不熟,易发生危险。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