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大宋商途 > 第一章 转世

第一章 转世(2/2)

目录

春花秋月,四季变迁,八个寒暑过去了。

金乌西沉,裕罗村西头的村学里,一抹落日的余晖洒落在院落中,院子里数棵古槐枝繁叶茂,夕阳穿过茂密的树叶在地上形成斑斑点点的光团。

朗朗的读书声随着钟声的敲响戛然而止。

“先生,再见!”话声未落,一个活泼的声音已然窜出了学堂。

“这崔天赐,每次下学都这么积极!”先生听到这个声音就知道是崔天赐出去了,每次下学他跑的总是最快,也只有他用这么怪里怪气的方式给先生道别。

“还别说,再见这个词还真的挺有道理。”先生下意识的琢磨道。

出了学堂的崔天赐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个年方二八的妙龄少女。女子细高的个,梳着当下最流行的鸾髻,素雅的长裙里若隐若现的是一件淡红的腹围。白皙的皮肤,如画的眉眼,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精致。

“姐!”崔天赐飞快的跑了过来。

“慢点,饿了吧!来!”少女说着将手里的纸包摊了开来。

这女孩便是崔家的二小姐,崔意菡,小名轻云,也是崔天赐的二姐。

看着弟弟狼吞虎咽的样子,轻云嫣然一笑“慢点,没人跟你抢!”

每天下学的时候轻云都会在学堂门口等着弟弟下学,每次都会带些零食来,虽说离家很近,回家也正是吃饭的时辰,可是她每天都习惯在这里等候着,为的是能早点看到弟弟,看到他狼吞虎咽的样子。

崔天赐每次狼吞虎咽的样子其实都是装出来的。因为那样子姐姐就会很开心,就会笑。

崔天赐最喜欢看二姐的笑容,在他前世今生的记忆里,这个笑容只有天上仙女才能比拟。

他虽然只是个八岁的孩童,却不止拥有八年的记忆,前生二十五年的记忆依然保存在脑海里。是的,他是个穿越者。

他的前世是一个大学毕业没多久的业务员,一次的偶然让他的灵魂来到了这个躯体,不同的一般的穿越者,自己的灵魂是和躯体一开始就在一起。

只是他却无法知道自己生身父母的模样,刚出生的婴儿大脑让这个成熟的灵魂无法正常的工作,只是处于休眠状态。

“来,快把嘴巴擦一下,娘看到了又要骂你了!”看到弟弟吃完了,轻云爱怜的拿出手巾来给他擦拭嘴角

的残留。

“姐,我又不是小孩子了,我自己来!”说着抢过了手巾,自己来擦拭。

对这个姐姐,崔天赐有着复杂的感情。作为一个成年的灵魂,崔意涵无论是前世的眼光还是现世的标准都可以称为美女。

虽说没有血缘关系,只是自己这个小小的躯体,两人的关系,年龄的差距,让他不能产生除了亲情以外的想法。

不知道哪个小子能那么幸运,娶到自己这个姐姐。不管将来怎样,自己一定要让她幸福,这是崔天赐心底的誓言。

“走吧,快些回家!别让娘等着急了!今天家中来了客人呢!吃饭要早些。”轻云边走边说道。

姐弟俩进了家门路过前院,听着前院客厅里觥筹交错的声音很是热闹。

“家里来了什么贵客”

“听说是府城里来的呢,父亲和村里的族老都在陪酒呢!”

说话间二人进了内院。内院里母亲正在摆放碗筷,也是预计着崔天赐就要下学了。

“天赐,快些净手准备吃饭了!”崔夫人看到这姐弟二人进来,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这几年是她过的最舒心的时光。夫妻和睦,儿女承欢膝前,她本就是容易满足的性格,对当前的生活极是满意。

家里来了客人,照例女子与孩子不能上桌陪客,就在内院单开一桌。白玉淑母女觉得天经地义,崔天赐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他小时候老家就是如此。

反而崔天赐更享受现在的气氛,平时和父亲一起用餐的时候,讲究食不言寝不语,总是各自安安静静吃完,很是没意思。

如今父亲不在,就没那讲究了,餐桌上母子三人,边吃边聊,很是畅快。

“赐儿,今日先生教的学业,可都熟记”母亲眼中饱含着慈爱的问道。

崔天赐还未回答,轻云在一旁笑嘻嘻的插嘴道:“母亲,哪次小弟不得先生夸奖您就不要操心他的学业了,倒是他每晚舞刀弄枪的,您要说说他,好好的一个翩翩读书郎,练成粗莽的武夫,却是不划算。”

自从知道自己现在生活的年代是大宋朝,还是赵佶当政,崔天赐便哭着喊着要学武,笑话,明知道靖康之乱要来,还不学点本事那才是傻瓜呢!

崔琰本来是不同意,在大宋朝武夫是受人鄙视的一种人,读书人,士大夫才是全民敬仰的对象。只是耐不住崔天赐的软磨硬泡,去年给他请了武术教习,也不是外人,自己家里的护院,据说当年是狄青狄公的家将。

只是崔天赐不知道的是,他所处的大宋朝并非熟知的历史上的大宋朝,而是平行时空的大宋朝,于熟知的大宋朝大同小异。

“母亲,文武全能才是真英雄,孩儿才不做那手无缚鸡之力的酸书生呢!”崔天赐边吃东西,嘴里含混不清的说道。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白玉淑的心神因为崔天赐无意中的一句话,飘飞到了几百里之外的江宁府。她的大女婿正是崔天赐口中所说的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早在崔天赐出生之前,大女儿崔玉茹便出嫁到了江宁府王家。王家是书香门第,官宦世家。祖上有人做到了知州,亲家公是上元县的县丞。

崔天赐爷爷在世的时候因缘际会认识了王家的家主,当时便定了娃娃亲。

这门亲事白玉淑其实心底里并不十分乐意,一来江宁府离杭州城路程远,女儿回娘家不便,二来王家是官宦子弟,自家是商旅之家,本就门不当户不对。

崔玉茹出嫁当天,女婿来迎亲时,满嘴的之乎者也,目光就没落过地,话里话外都是崔家高攀的意思。

自打出嫁之后,崔玉茹便很少回娘家,这些年生了两个女儿,在婆家的日子可想而知。

“母亲,前院来的是哪里的客人”崔天赐并未注意到母亲的变化,一边埋头吃饭,一边问道。

求收藏,求推荐,求月票!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