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三国之乌托邦 > 第二卷 汉中篇 四十九 取汉中(1)

第二卷 汉中篇 四十九 取汉中(1)(2/2)

目录

众人远远看着轮廓已经依稀可见的汉中城,城东门紧紧关闭,丝毫不见动静。苏真想了想,冲着王平道:“今日天气实在是太过恶劣,杨昂在里面估计很难把握好时辰,你和杨任挑几个机灵点的弟兄先慢慢向东门摸去。”

杨昂自从归顺苏真以来整日里在汉中城异常低调,众人只以为他思念兄长倒也没有多起疑心,更何况杨昂这些日子没有和任何人有过接触。然而,杨昂却是心急如焚,只因着苏真和他约定雪夜偷汉中,然而盼了一个冬天都没有下雪,昨日好不容易下雪了,今日雪停便是动手的日子,他故意溜达着到东门的时候,又犯起了愁,这个天色伴着地上雪的白色还真是很难分辨何时算是天黑,他站在城墙上往东瞅了瞅,可是一片雪白大地,别说人,连只鸟都见不着。

杨任等靠近东门之后,将自己埋进雪堆之中,吃尽苦头,那棉服染湿之后异常沉重,寒冷,好在他抬眼瞧见城头的杨昂,赶紧学起山中的蝈蝈叫,首先听到的是城头的士兵,他张头往外看了一眼,然后缩回头去,骂道:“真他娘的怪了,这大冬天的,怎么会有蝈蝈叫。”

这一说却是提醒了杨昂,杨昂竖耳倾听,果然有蝈蝈声,而且如此熟悉,是杨任的声音,久违了大哥的声音,杨昂压住自己心中的激动,不动声响的下城楼,走到城门内,猛然抄起守兵的横刀,“哧,哧,”两刀将唯一没有在城楼里躲雪的两人放倒,血红配上洁白,煞是晃眼。直到城门被打开发出的吱呀声,城楼里的守兵才反应过来,当他们匆匆赶到时,以王平为首,杨昂杨任在侧的那一队尖兵,早已经夺了城门,这一幕直好似那次夺门的重演,只是将张卫换成王平而已,同样的杨昂叫道:“众位兄弟,赶紧散了吧,官军马上就进城了,圣教完了。”此时的他显然还没有习惯他身份的改变,同样的米贼们也还没有适应,一个个愣在当场。然而就是这么一眨眼的功夫,城门不远处,苏真带着大军已经迫近。

人数和兵员素质上的优势,再加上偷袭的时间太过出奇,让这场战斗变成一面倒的趋势,张鲁和杨松在太守府第一时间听到官军进城的消息时,张鲁还想整军抵抗,杨松却一旁苦谏道:“师君,大势已去,如今汉中已经是那苏家小子的天下了,咱们还是保存力量与张修合流,方有机会。”

张鲁想到又要和张修合流,再来一次,不由觉得沧桑了许多:“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罢了,罢了。”说罢,任由杨松扯着自己,带着近千名心腹开北门,往褒中县撤去,匆忙的连自己的弟弟张卫都来不及通知。

汉中城内向来有两个战略要地,北边的是太守府,南边的是原来的赵府,现在已经变成了张府,张卫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然来不及逃跑,被围在府里,王平带往里人冲了几次,都被杀了出来,只因着张卫是困兽之斗,还因着城卫军都穿着棉服,战斗力大减。好在周大牛带着后队,赶着大车,压着百套重甲及时到来,重甲士兵如当年米贼进赵府一般,层层推进,很快杀进府去,苏真进去的时候,只剩下张卫和他的几个亲卫,被团团围在大堂。

苏真看着张卫,自然想起大哥苏平临死之时,充满仇恨而又遗憾的眼神,想起穿越以来大哥对自己的种种照顾,种种温情,眼神变得时而仇恨,时而温和,甚至于混乱而浑浊,但最终归于平静,甚至说是平淡。

张卫自然而然感受到那变化的目光,依稀记起那个临死时依然异常平静的老人,两人的目光如此相似,如此坦然,他那一直跳动的肉瘤倏地停止跳动,整个人忽然软化下来,将刀抛到地上,指着大堂一角的一张被鲜血染红,而又已经发白的老藤椅道:“能让我过去躺一下么”

苏真看着那张老藤椅,脸色阴晴不定,终于按捺不住,长枪脱手而出,带着呼呼风声,透张卫身体而入,将他直直地钉在墙上,张卫脸上却现出一丝笑容,血流如注……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