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说说十六国 > 第五章官逼 民反

第五章官逼 民反(1/2)

目录

第五章官逼 民反

公元299年夏季,朝廷内部又生变乱,贾皇后阴谋废太子,群臣皆据理力争,根本无暇顾及赈灾之事。关陇地区汉、氐各民族十余万人流亡入蜀,准备到巴蜀各地做佣工,以谋生计。

烈日炎炎,流民队伍衣衫褴褛,浩浩荡荡,延绵百余里,蜀道崎岖,饿殍遍地。在流民队伍里有一巴氐家族数人,颇为引人注意,该家族数名男子在路上见到有病和饥饿的人,皆施以救助赈济和保护,众人皆交口称赞,佩服得五体投地。

该家族为首男子姓李名特,其余男子皆是其兄弟子侄。

流民队伍行至汉中,汉中太守认为事关重大,紧闭城门,拒绝让流民通过。众人无奈,只得推选李特代表流民上书给太守,请求转奏朝廷,准许关陇灾民在巴、蜀寄食,太守不敢耽误,马上将诏书送往洛阳。

废太子风波刚过,贾皇后主持朝议,众臣皆认为流民进入巴蜀,不利于巴蜀稳定,驳回李特所奏,限期让流民返回关陇,并命汉中太守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并且派侍御史李宓持节前往慰劳,同时监督李特等人,让其率众返回关陇。

李宓到达汉中,李特接到诏书,悲愤异常,于是召集兄弟子侄,商讨对策,李特三子李雄说道:“当官的没有不喜爱钱财的,我们不如拿出所带金银细软,倾囊相赠,兴许会有转机。”众人默然称是。

李宓接受流民的贿赂,上表说:“流民有十万多人,不是汉中一个郡所能救济,如果东往荆州,长江天险,水流湍急危险,而且没有船只。蜀地有粮,百姓富足,可以让流民前往益州解决吃饭问题。”朝廷听

从李宓的意见。遂让流民入蜀地。

不几日,

李特带领流民行至剑阁,看到当地险峻的地势,不由得长叹道:“刘禅拥有这样的地方,竟然还投降别人,真是能力低下之人!”众人皆叹李特见识非凡。从此,流民散布于梁州、益州。

公元300年11月,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废杀皇后贾南风,掌握朝政,下诏征召益州刺史赵廞入朝担任大长秋,让成都内史耿滕接替赵廞任益州刺史。赵廞与贾南风是姻亲,非常担心回京被害,同时他看到晋朝衰微败乱,心里已有割据蜀地的想法,遂分发粮食,赈济流民,收买民心,并且看到李特兄弟勇猛异常,威望甚高,暗地里拨给李特李流兄弟兵器甲仗,让其在绵竹设立大营,招集流民中的英武之士,已被己用。并将李特的弟弟李庠留在身边,封为将军。

内史耿滕不满其做法,密奏朝廷:“赵廞拒不奉诏,勾结流民意图谋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