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灵异 > 互身 > 九檐风铃 第十二章

九檐风铃 第十二章(2/2)

目录

“尖顶观你要找尖顶观!你们不是来钓鱼的么”老农诧异的问,夹着烟的手指生硬地支棱着。

“呵呵,”我笑了笑,捏了捏鼻子,“我们那朋友给的地址,就是让我们到尖顶观来找他,也没说别的地名。”

我看着他的手,那双手粗大僵硬,就像戴着副手套。

也许意识到我在注意观察他,老农又抽了口烟,就把手放下了。“你们想去尖顶观,”他若有所思的望着我,露出一副奇怪的笑容,“那地方去不得,最好不要去。很危险。”

“为什么呢”我不紧不慢的问。

“上面早就发过通知,说那地方存在地质风险,山壳里面全是空的,说塌也就塌了。已经没人再去那地方。山上的住户早都搬走了。”他使劲吸了口烟,腮帮子一鼓一鼓的说,“明年我也不会上来了。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种庄稼,都说种地不挣钱,不愿干。我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不愿干农活,非搬去镇上住,每天干些啥还不是这家窜窜,那家坐坐,没意思。我女儿家在白杨坝,儿子走得更远。老伴也在女儿家住着,不上来了。要不是看在这里还有一片玉米,还能有些收成,我也懒得来了。”

老农就像打开了话匣子,嘀嘀咕咕一个劲说起来。我怕他越扯越远,赶紧打断他:“您说那地质风险,是怎么回事,能说说吗”

“怎么回事那我可不懂。”他一副爱莫能助的表情,“我敢说,乡里头的干部,也没一个说得清楚是怎么回事。”

“空的山壳里,是不是有些古建筑遗迹什么的”

“啊,有,不过那可不是什么好地方。老人说,山上那个大洞里,有一口古老水潭,是冥泉的出口。从前,我们村没人敢进那

个山洞。后来,政府也派人来考察过,接二连三出事,就再不派人来了。”

“接连出事”我心里咯噔一响,暗自吃惊,跟着又问,“那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

“好多年了。”他把那“好”字拖得长长的,使我有点猜不准他所说那时间跨越的长度,但听那意思,肯定不是近几年的事。“你说的尖顶观,其实早就不存在了,没了。”他说。

“老人家,这山上还有别的村子吗”

老农微微一笑,四周看了看,目光在山上方向停留一阵,转过头说:“这里以前其实叫下岩边,上面有个更大的村子。那里叫上岩边。这些事情早就没有人知道,早没人说了。那时,传闻这座山可能会垮掉,从县里到镇到乡,一级级传文件,叫全部都得搬。以前这里还有几户人,才改称上岩边,可能是因为上面已经没有了,才用了这名儿。”

“可上面并未塌陷,对吗”我又给他递了支烟。

“你们上来这条路,以前都是不允许通行的,前两年才放开。”老农没管我的问题,继续自顾说道,“不过,还是没人往这里来。”

“哦,原来是这样。”我点了点头,又问,“老人家,下发行政命令,让村子集体搬迁的事情,是发生在哪一年,记得吗”

“那也是四十年前的事了。”老农说着,眼珠子转了转,忽然像是被呛了口烟,咳嗽两声,不好意思地咧嘴笑了笑,露出一口整齐雪白的牙齿。“要不,到屋里去坐,晚上住我家里吧。”他说。

“不用了,谢谢。”我转头看了看,康小强睡得跟猪似的,“我们常年四处钓鱼的人,在外面早习惯了,车上睡,帐篷里睡,方便得很。”

“山里寒气重,去家里住吧。”他接着发出邀请。

“不用了,老人家,我那位朋友都睡熟了。”我说,“对了,我还想向您打听一下,从地图上看,这附近有个天坑,里面有条河,也许可以钓鱼。我认为那位朋友要让我们去的,可能是那个地方。”

“龙桥河天坑。”老农说,“那里面是一条渗流泉,我们这的人,称其为龙桥河。那条河原来是没有的,后来不知哪里来了山泉,才汇流成河。从山上总能看见河里有水,可从来没见河水流出来过。”

“没见流出来,什么意思”我颇感意外。

“那是一条无头河,既没人知道它的起点,也没人见过流去何方。”

“莫非是流到地下去了”

“那就不晓得了。”老农摆了摆手。

“从哪里可以下去呢”我直截了当地问。

“进不去。以前,我们村有人想进去,从森林那边走,进去后,在里面迷了路,一个月后才被找到人,只剩皮包骨,问什么都一无所知。他根本没走出过林子,连天坑的边都没沾上。龙桥河天坑,没人能进去。”

“从没人进去过”

“我是没见有人进去过。是有人想进去找李家的财富,但不敢。因为传说进去的人都没能出来。为了钱,没必要把命搭上。”

“哪个李家”

“大水井李氏族人,你不会不知道吧”

“哦,做土司的那家人。”

“是的,你肯定知道。龙桥河天坑,是李氏族人的坟墓。”

“原来是这样。”我发出一声感慨,“这我真不知道。”

“那是死亡与不祥之地。”

“太可怕了。”

“你们不会去吧”

“不,不,我们不去。谁去埋死人的地方。”

“他们家的人,死了不埋,直接扔进那个坑里。”

“哎呀,这家人太粗暴了。”

“你们最好离开这里,这里没有地方钓鱼。”

“是的,听您这么一介绍,确实不值得留下,我们明早就走。”

“好的,真不去家里住吗”

“不去了,感谢您的盛情。真的。”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