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灵异 > 互身 > 九檐风铃 第三十章

九檐风铃 第三十章(1/2)

目录

老鬼伤得不重,就是伤口位置不好。他伤在背上。

这下,很久都只能趴着睡了。

他说他的伤是因为实施爆破时,距离太近造成的。我和小强都问他,为什么这么严肃的事,会“距离太近”,他又吞吞吐吐,不愿解释。

过了会儿,那位负责安置伤员,但主要是在摄像的小伙子过来了。他问我们几个是不是一起的。我们说是。他就递了个药瓶过来,“注意看上面的服用方法和用量说明。”他用标准的普通话说。

康小强接过药,揣进口袋。

那小伙子皮肤白皙,眉宇间洋溢着青春锐气,看上去不过二十七八岁。交代完,他转过身,又走到新抬进来的一位伤员跟前,拿出一支细长的手电,一手翻开伤员眼皮,用手电光对着眼睛晃了两下,接着又翻开另一只眼,看了看,示意旁边两位穿长大褂的,将伤员安置在一旁。

我和小强扶着老鬼出去时,戴眼镜的小伙仍在给那位伤者处理伤口。随着伤者嘴里“哎哟”一声,一块可能是金属的东西,从他肚子里被取出来,扔进旁边铁盘里,发出清脆的响声。我忍不住瞄了一眼,见那肚子上就像开了个泉眼,血沫子汩汩往外冒。眼镜小哥动作利索,接过递来的小药瓶,将里面的黄褐色液体浇在伤者肚皮上,那肚皮上立马显露出三个窟窿。

出了帐篷,我和小强又问老鬼,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仍坚称是爆破作业时操作失误,让我们别担心。“在那种不见天日的地方,一干好几天,大家都很疲劳,难免稍有疏忽。”他语气平静的说。

回到住的帐篷,我和小强扶他坐在软垫上。他好像这才想起来,问我怎么会在这里。我说遇到点特殊情况,详情空了给他讲。他说现在就空,让我讲。我就把跟小强讲过的情况,又向他复述了一遍。他听得很认真。

沉默了一会儿,他找小强要了根烟点上。

“没想到,你也进去了。”

“我那是误打误撞。能活着出来,真是烧了高香。”

“能出来就好。”

“你们这趟,找到地下湖了”我问他。

“找,找到了。”老鬼轻声嘀咕着。

“那,这里的事要结束了”康小强马上问。

“不知道,也许吧。但肯定还会进去一趟。”老鬼嘶声哑气的说。

因为脸上糊着泥土和火药灰,他看起来非常邋遢。康小强给他打了水,让他洗把脸,这才有了个人样子。洗干净后,老鬼的面色看起来白中泛青。

“你别的没伤到哪里吧”我问他。

“不,没有。小伤。”他说。

我和康小强对望了一眼,不知该怎么说。这时,老鬼陷入了沉默。我估计是因为过于疲劳,太累了,就示意小强,让他先休息。老鬼也不反对,真就侧着倒了下去,然后翻身朝下,趴着就不动了。

我和小强对望一眼,出了帐篷,坐在一棵柏树下。

停车场那边依然人来人往,好像又有大货车开进来,有人在一箱箱往车上搬运物品。半坡上,不少帐篷亮着灯,形成星星点点的营火。眼看天快亮了。我向小强要了根烟,跟他一起抽起来。

边抽烟,我俩边接着聊这次的考察。我问他,在地下寻找通道,彼此间采取何种联络方式。“那下面没有通讯信号,步话机也怕是不管用。”

“人家有办法,”小强吐了口烟说,“电子通讯在里面根本不管用,据说最初考虑过有线和无线通讯相结合的方法,由于需要在地下建很多小型基站,十分麻烦。后来他们找到了解决方法,采用最原始的方式,用声音传递信息。”

“用声音”

“对,用高频声波传递摩斯码。”

“这你也懂了”

“我说你,小看人不是。”康小强对我翻了个白眼,“人家这里有详细的工作讲解,懂不懂培训过的。来这里的前几天,有通讯专家给我们上课。讲过什么高频声波可在管道内远距离传输

,不容易衰减的原理。”

“这么说,你们还学了摩斯码”

“没,一时半会儿,哪学得会那东西。摩斯码不需要人人都懂,每次下去执行任务,每个小组多则十来人,少的也有五到六人,有一两个懂的就行。他们有专门的联络工具,那东西很小巧,可以发出有节奏的敲击声。需要的时候,有人就用这种工具,专门负责小组间的联络。”

“原来真的有。”

“什么”

“没什么。”我说。

上次在洞里听见过敲击声的事,我还没跟他说。

后来,我俩又谈到考察队成员的问题,康小强问我,今天那两个戴口罩的年轻人,到底是不是医生,怎么会那么年轻。我没办法回答他,因为我也不知道要多大年纪才能够当医生。虽然那两人身份的确可疑,但他们业务精熟,显得也很老练,跟他们的年纪一点儿也不相称。

“往常没见过这两人吗”我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