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灵异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301章 中国高铁的崛起

第301章 中国高铁的崛起(2/2)

目录

“于是在谈判过程中表现得十分傲慢,开出了每一列动车35亿人民币的天价之外,还要收取39亿欧元的技术转让费。”

“全部加起来,差不多要600亿。”

“事实上,当时我国的动车和高铁事业刚刚起步,600亿我们完全是能拿出来的。”

“但如果任由西门子漫天要价,那就等于把主动权拱手相让,对我们高铁的后续发展极为不利。”

“所以铁道部是不可能被西门子牵着鼻子走的,于是,铁道部增加了两个要求。”

“一是参与投标的公司必须是中国企业,二是参与投标的中国企业必须有国外成熟技术的支持。”

“也就是说,不管是哪个公司,只要他们想要中国的大订单,就必须跟中国的企业合作。”

“不仅如此,在这两个要求的基础上。”

“铁道部还表示在建设过程中,中标企业必须对关键技术以最低的价格转让给中方。”

“随后,铁道部又指定了两家国内企业作为中方的合作机构。”

“一家是南车集团,另一家是北车集团。”

“这样一来,西门子等四个公司,就必须去找南车北车两家中国企业合作。”

“僧多粥少,主动权立刻就回到了中方手里。”

“之后,北车选择了西门子,南车选择了日本高铁联合体。”

“而法国阿尔斯通则两边下注,同时与南车北车进行谈判。”

“南车和北车也借着跟阿尔斯通谈判的行为,来给西门子和日本联合体施压,迫使他们让步。”

“至于庞巴迪,因为他们的技术是最落后的。”

“所以态度特别好,中方任何要求他们都会尽量满足。”

“在后续谈判过程中,西门子觉得自己优势很大。”

“不但开出了接近600亿的天价,还在许多关键技术的转让上不肯退让,引得铁道部官方都出面了。”

“西门子觉得,连铁道部都来找自己,岂不是说明中方服软了。”

“所以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愈发肆无忌惮。”

“然而,铁道部反手就通知北车,让其加快和阿尔斯通谈判的进度。”

“很快,双方就达成了协议。”

“紧接着,南车也跟日本联合体签约。”

“而庞巴迪,则以合资的方式参与了投标,也勉强分了一杯羹。”

“消息一出,西门子顿时就懵了。”

“本以为自己技术最先进、实力最强,应该是稳操胜券了,没想到却成了第一个出局的。”

“这还没完,到了第二年,也就是2005年。”

“铁道部再次抛出一个大订单,这次的技术规格更高,要求时速达到250公里。”

“因为前一次被敲打过了,西门子这次懂事了。”

“主动降低报价,每列动车只收19亿人民币,技术转让费也直接膝盖斩,只要8000万欧元。”

“因为本身就比不过西门子,阿尔斯通和日本高铁联合体也不得不应声降价,大幅降低了我们的采购成本。”

“于是,通过两次订单谈判,前后加起来也不过才两年时间,中国就掌握了时速250公里高铁的核心技术。”

鲁班想不到二桃杀三士的计谋在后世也能取得耀眼的战绩,这就是属于我们先人的智慧。

二桃杀三士的故事,他也是有所耳闻。

齐国有三个居高自傲的臣子,为了帮助齐王除掉他们。

宰相晏子想了个办法,拿出两个桃子,让他们三个人去分。

结果可想而知,就是三败俱伤。

而后人灵活运用二桃杀三士的智慧,最终成功拿到国外的高铁技术。

总的来说,后人的策略就是市场换技术。

当时国外的高铁厂商一年也就能卖出去为数不多的高铁,而后人放出消息说要一次采购140列,但必须要以技术入股。

这相当于几十年的大订单,于是德国的西门子、法国的阿尔斯通、日本的高铁联合体和加拿大的庞巴迪都被吸引过来了。

但要乖乖让外国把技术拿出来却也没那么容易,而后人采用二桃杀三士成功做到了这一点。

当时庞巴迪实力是最弱的,所以态度很好。

日本高铁联合体需要业务提升,主动性也很高。

阿尔斯通业绩不好,迫切需要拿到大单子续命。

德国的西门子综合实力是最强的,同时也最为傲慢。

于是后人采取先杀西门子的策略,第一轮投标要求必须出让大部分的高铁技术。

西门子想着自己综合实力是最强的,肯定不干。

于是后人也不给西门子讨价还价的机会,140列的订单就别想了,直接让西门子打道回府。

一看实力最强的西门子第一轮就被淘汰了,最弱的庞巴迪第一个就跳出来服软了,无条件答应后人提出的要求。

阿尔斯通和日本高铁联合体这下就慌了,直接整个价格大甩卖,外加出让高铁技术。

但他不用想也知道,阿尔斯通和日本高铁联合体背后的想法,肯定是想着之后把损失一并挣回来。

第一阶段算是告一段落,但整个故事并没有完结。

到了第二年,后人再抛出一个大订单,并且把第一轮就出局的西门子又请回来了。

有了前车之鉴,这次西门子老老实实的。

为了拿下订单,西门子豁出血本直接给出最低价。

阿尔斯通和日本高铁联合体原本还想趁火打劫,被西门子这么一搞直接傻眼了。

就是这样让他们内讧,后人不仅钱花得少,还拿到了他们的高铁技术,这就是大国智慧。

最终后人博采众长,融合出了自己的高铁技术,成为了该领域的世界第一。

“合同谈下来了,中方特意设计了一条学习路径,来把国外的技术消化吸收。”

“这三步走,第一个阶段叫僵化。”

“不求创新,只求复制,严格按照外方的图纸去做。”

“第二个阶段叫固化,在流程上,把学到的技术原汁原味固定下来。”

“保证不走样,让自己的制造水平可以和外方看齐。”

“第三个阶段叫优化,制造组装工作完全熟悉掌握之后,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优化和改进。”

“这三个阶段结合起来,就是高铁动车组国产化的完整过程。”

“最终的考核指标叫国产化率,一列动车组有4万多个零部件,一开始的国产化率当然是0。”

“而到了第20列时,这4万多个零部件中,已经有超过70可以实现国产化。”

“但是比起国产化,中国铁路人还有一个更高的追求。”

“那就是自主化,能够做到自主设计,把知识产权抓在我们自己手里。”

“技术可以引进,而如果不具备创新能力,就会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中。”

“2008年,京津城际高铁已经开始运营,京沪高铁、沪杭城际等多条高铁路线开工建设。”

“这个时候,中国对于国外的高铁技术已经有了消化吸收,开始追求自主化。”

“在2008年,铁道部和科技部决定研发时速350公里以上的中国高速列车。”

“并且让中国的高速列车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这是一次科技攻关的大联合行动。”

“2015年,中国的第三代复兴号动车组正式亮相了。”

“这一代,中国的高速列车已经可以实现正向研发了,而且将技术标准统一成了中国标准。”

“统一成中国标准之后,不论是设计、制造还是使用,通用性都有了巨大的提升。”

“至此,完成了对西门子等公司的超越,成为了世界高铁技术最强、规模最大的国家。”

“目前,中国投入运营的高铁动车组加起来已经接近3000列,最高时速达到400公里,总里程更是比其他国家加起来都还长。”

“不仅如此,我们的高铁票价、建设成本都更低。”

“而这一切,都得益于铁道部之前那场经典的谈判案例。”

李世民从无到有,从有到质的飞跃,中国从铁路到高铁的发展当真是精彩至极。

后人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他自然也是倍感荣耀。

中国的高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初期自行摸索阶段、国外技术的消化阶段、中国高铁的反超阶段。

即便他对高铁技术一窍不通,也能感受到这三个阶段有多么艰难。

毕竟从时速40公里,发展到时速400公里,这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

不过再怎么艰难,聪明勤劳的后人最终不惧艰难险阻的取得了成功。

原本他还对大唐发展铁路不抱信心,但如今看到后人不畏艰难的精神,也同样鼓舞了他,让他多少有些信心。

后人能在那么困难的环境下,通过短短四十年,让中国高铁登顶世界第一。

后人能有不畏艰难险阻的高尚精神,他大唐子民也同样有。

自从之前看到主播乘坐高铁后,他就一直对高铁心心念念,也期望有一天高铁出现在大唐的土地上。

原本这个愿望只是他的痴心妄想,他也知道永远不可能实现。

但前两天从主播那里抢购到数千万册书籍后,他的心态就变了。

在大唐图书馆开放的那一天,他就让人找来关于铁路交通的相关书籍。

书籍中对铁路交通的详细介绍,让他看到了铁路铺满大唐全境的希望。

高铁他是不指望的,但普通的铁路还是可以期盼一下的。

尽管连普通的铁路交通,大唐想要做到这一点也是千难万难。

但没关系,后人给他做了好的榜样。

既然后人能够克服艰难险阻取得成功,他相信大唐子民在大唐图书馆进修后,也能取得成功,让铁路交通在大唐境内遍地开花。,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

书页 目录 没有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