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文学 > 一铃半剑 >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五章(1/2)

目录

欧阳云飞、顾灵琴和很大师卞青萍的失踪之事,在这莽莽江湖,浩浩武林中,只不过如大海中的一点泡沫,悄无声息的浮起,又悄无声息的消失。

然而,在这将人相继失踪的三个月后,武林中,又发生了一件震撼人心的大事。

这是继“彭蠡之宴”后,又一次“彭蠡大宴”!

但与上一次不同的是,这一次凡是武林中人,均可自由参加,勿须经过任何考试,丽赴宴的代价,却是“武林八仙”的宝座。

请柬上写着即使你是一个武功平庸之人,只要能为此次宴会主人作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也可一跃而为半仙会的会员。

此次彭蠡之宴的主人,不是“武林圣君”,却署名为“昆庐王子”。

这对武林中人来说,是一件太具诱惑的消息,即使能看到二十年前即已身居“武林八仙”之首的昆庐王子一眼,也算不虚此生。更何况那不段凭籍武功,仅靠幸运,轻而易举的为他作一件事情,便可侨身梦寐难求的“半仙会”中。

第二次彭蠡大宴,定期是在明春三月九日,但请柬却在年底便行发出,以使得各地豪雄均能有充份时间赶来参加。

这日期,正好是第一次彭蠡九九之宴后的半年时间。

公孙玉自在江西萍乡外的翠柏林中,与他身外化身的欧阳云飞斗得两败俱伤。

惟我真人那两道如电目光瞥了公孙玉一眼,像是看透他心事般的,哂然一笑,说道:

“小娃儿,你也匆须以那怨毒目光看我,老夫并不是你所想像中的十恶不赦之人,那一件事,也不过是逢场作戏……”公孙玉气得双目中直要喷出火不,大喝一声:“住口!”将涨我真人的未完之言打断,但他却因心情过份激动,以致周身发颤,竟连一句话也说不出。

惟我真人又复阴阴怪笑两声,说道:“小娃儿,难道你还不满足老夫那时若不是仍然遵守着半仙会中互约的条规,只怕你早魂归离根天了,何况……”

公孙玉像是极不愿听惟我真人再提起那件事情,遂打断他的话头说道:“我公孙五岂是贪生怕死之靠你也用不着以死对我加以威协!”

惟我真人阴笑说道:“你既是不愿老夫提起以往一切,我们就谈谈眼下之事吧,你可知老夫为你打通任督二脉的用意么”

公孙玉一怔说道:“这倒是我还不太了解的事!”语音一顿,冷哼一声,接着说道:

“你若是想以高压与怀柔并施,让我忘却前仇,死心塌地的对你服从,却是妄想!”

惟我真人突地哈哈大笑道:“老夫是何等之人,我且问你,几时会对你施过怀柔又几时有过高压”

他诡异地瞥了公孙玉一眼,又复说道:“老夫要你替我作三件事情,乃是你心甘情愿的报恩举动,并未有丝毫相强,自是算不得高压!至于我为你打通任、督二脉之事,你若认为是对你施以怀柔,便是见识浅了!”

公孙玉听他说自己心甘情愿的为他作三件事,而且是报恩的举动,不禁心如刀割,但却无辞分辨,只是冷哼一声,以示抗议。

惟我真人的如电双目,在公孙玉的蒙面黑纱以上打了一转,说道:“小娃儿,你可想出老夫为什么替你打通任督二脉的理由了”

公孙玉本是绝顶聪明之人,他只因为惟我真人所做的那件事。

对他的关系大以密切,是以常常索绕脑际,因而灵明被蔽,此时一听惟我真人但白说出并非怀柔拉拢之策,便已知其目的,遂冷冷说道:“你要公孙玉所作的第二件事情,可是非要武功高绝才能完成么”

惟我真人发出一阵刺耳的长笑,说道:“小娃儿,还算你有点小聪明,猜得不错,老夫为你打通任督二脉,是为了完成那第二件事情,不过这第二件事情,不仅要有高绝的武功,而且还须超人的机智。”

公孙玉不耐的说道:“是什么事你就快点说出来吧,何必吞吞吐吐”

慎我真人的蒙面黑纱以内,面色突转严肃,沉声说道:“老夫要你去探听一下,三十年前一件武林中绝大隐秘,也可以说是一项最为歹毒的阴谋。”

这几句话,听得公孙玉惊疑不止,但也激发出他好奇的天性,星目中突现兴奋神光,说道:“可是有关半仙会中的事情么”

惟我真人连连额首,像是极为赏识他的判断之能,说道:“不错,正是有关半仙会的事情,不过我要你去探听的,只是这一件事情的前面一段,至于另一段,老夫明查暗访了三十年,也还来得到一点眉目,说不定在武林八仙的心中,耍成为永难破解的谜底了。”

公孙玉越听越觉有趣,奇疑之念也就越来越大,急不及待他说道:“天下之间,有许多事,是可遇而不可求,全在机缘凑巧,尽管你费了三十年功夫还没查出眉目,但却说不定我却可以查出,你且一起说来听听,若是你怕我,探求这一件隐秘,太以吃亏,那就不妨把前一段作为替你完成的第二件事,后一段作为第三件好了。”

惟我真人发出阴冷已极的一声冷笑,说道:“小娃儿,这可是你自我苦吃,怪不得老夫,须知你在完成答应老夫的三件事之前,其他一切都得暂时搁置的了!”

公孙玉也冷然说道:“以你这般心狠手辣之人,怎会也动了仁心公孙玉既是自愿落人彀中,当然怪不得你,你就把那件事情的前后两段说出来吧!”

惟我真人突地哈哈大笑道:“三十年来,老夫还是第一次动此仁心,却不料好心没有好报,好!好!我就先讲这件事情的前一段,时间倒溯三十年,地点则是在藏、印边境的圣母峰顶。”

虽是阳春三月,但圣母峰顶巅,满布白雪玄水,恍如一片琉璃世界!

天方破晓,便见峰顶一片数十方圆的岩石上,站着个朱服儒巾的中年男子,只见他生得剑眉朗目,玉面朱唇,一派书生气概,正自面带微笑的悠然东望。

忽然一声龙吟长啸起处,还未看清人影闪动,在那未服儒生身边,又已站了个灰袍秃顶,赤面白眉的和尚。

那老和尚低宜一声佛号,合掌当胸,向那朱服儒生说道:“昆庐施主雅兴不浅,现距史们相约时间,尚有两个时辰,想是提前来看云海日出的了”

那未服儒生即是半仙会武林八仙的召集人昆庐王子,他回首瞥了那赤面白眉老和尚一眼一笑说道:“三摩上人,你也来得够早的了,其实,这云海日出,固是人间难得一睹的瑰丽奇景,但看上几次,也就无甚兴味了,不过……”

昆庐王子突然住口不言,神情极为肃穆地,目注东方,只见一轮旭日,已从云海中跃起,映得半片天空,一片殷红!

三摩上人面对那刚出的朝阳,却是闭目垂首,凝神静立。

约有盏茶时间之后,那片大石以下突又响起两声一钝一锐的大笑,其中一个喉咙略带沙哑的声音说道:“好哇!你们两人不声不响的,一太早就跑到峰顶上来,我叫化子还以为你们是在看日出,却不料是另有名堂!”

这说话之人,身着一件百绽大挂,满身油污,头发与满面胡须互相纠结,只露出一对精光四射的眼睛和极为红润的嘴唇,手中执着一根儿臂粗细,长约七尺的蟒皮技杖。

另外一人,身着一身青色长衫,腰系鹅黄丝条,生得长眉细目,相貌清癯绝俗!

三摩上人闻言候地张目抬头,又自低宣了一声佛号,却听昆庐王子微笑说道:“听你‘七贤酒丐’这等说法,也是来此多时了”

目光一转,义向那面目清癯的青衣老者说:“咦,‘六逸居士’,你怎么也和那穷叫化子搭上线了,你不怕被她的一身酒臭薰坏了么”

七贤酒丐大声嚷道:“我要饭的不嫌他那股子酸味就是好的了,其实,我们是一酸一臭相辅相成,谁也不会嫌谁,你就是挑拨离问也没有用。”

只听数声大笑同时响起,笑声未落,这块大石以上,又飘然出现三人。

后来三人中,一个自衣白裙的中年道姑说道:“贫尼所炼的虽非‘内金丹’,但也殊途同归。”

另一个身穿古铜长衫的瘦小老人说道:“我‘上善若水老者’可不是吸取日月精华,炼什么‘内金丹’,只是因为高处不胜寒,冻的发慌,来晒晒太阳而已!”他说完,转向身旁一人身着蓝色长袍的银髯老者问道:“忘吾哲人,怎么‘惟我真人’还不见亮相,你的杭州西湖老家,离他浙东括苍山不远,难道没和他同道么”

昆庐王子却是微微一笑,汲等“忘吾哲人”回答,便抢先说道:“恐怕惟我真人比谁来的都早……”

他话声未完,只听一声阴阴低笑起处,便见一个黑纱蒙面,绿袍罩体的瘦长之人,飘落在场六人中间、冷冷说道:“昆庐王子,惟我真人迟到一步,你便在暗他说我坏话,我且问你,你是怎地知道我比谁来的都早”

昆庐王子徽微一笑道:“你既不是来得最旱,那就算来得最晚好了。”他环视了众人一眼,又复笑道:“我们这三年一度的会期又届,过去三次,都是切磋武学,但不知本届是否……”他突地以微调意见的口吻中止了未完之言。

忽听一声微咳,一个沙哑的口音说道:“你既身为本会召集之人,就该早点提出办法,我作叫化子的可没什么意见,到是时间不早,我们在这山顶上喝了半天西北风,你也该一尽地主之谊了,不然,我这肚里的酒虫可要不依啦!”

上善若水老者实地接口说道:“穷叫化子,你倒不愧为‘酒丐’之名,一见面,正事没作,就向人家要喝酒,不知那‘七贤’二字的名实如何”

七贤酒丐哈哈大笑道:“那就更不用说了,做叫化子的既不须争名夺利,终日无所事事,便是天下第一等‘闲人’,又岂止‘七闲’而已。”

六逸居士哼了一声,说道:“穷叫化子,我们不远千里而来,难道是听你闲磕牙的么……”

三摩上人却低宣了声佛号,打断六逸居士的话,说道:“天下众生,若能抛却名利之念,不惟堪名‘七贤’,抑且足称‘百圣’,须知生死关易越,名利关难破,以贫憎之见,本次聚会,我们各就精神修为上,发抒一已之见如何”

忘吾哲人首先柑掌赞道:“高见!高见!我等既被称为武林八仙,领袖群伦,若不从根本上痛下功夫,即使修成仙道,永世不死,则不但于武林无益,且将对世人有害。”

昆庐王子朗声说道:“这样的聚会,才算有点意思,若再在武林中钻牛角尖,那真是妄称半仙之人了,从今而后,我们约定再不谈武功如何”

掸心神尼微微一笑,说道:“精神道德贵在施诸于日常言行之中,空谈无益,贫尼建议,我等今后聚会中各提出三年中所行善事,以评定各人迸境如何至于武功演练,仍属必须。”

上善若水老者大声叫道:“有趣!有趣!我们既约定会期三年,则讨论时间尚长,不如先请地主尽一下地主之宜吧!”

其余七人目光齐注昆庐王子,六逸居士尚未等他发言,便自微笑,说道:“昆庐王子,富甲全国,过去八次用以飨客的虽也都是玉食珍铸,但不次若不变变花样,我却无甚胃口了,但不知此次的菜单如何”

昆庐王子哈哈大笑道:“我早料到了各位已厌腻几次酒菜,所以早作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