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文学 > 一铃半剑 > 第二十九章

第二十九章(1/2)

目录

公孙玉愤然说道:“你这人真是岂有此理,在下并无什么愁恨之事,难道你还能强自加在我的身上不成!”

那叫化轻喟一声,说道:“唉!少年不识愁滋味,看来我老人家是对牛弹琴了!”

公孙玉见他越说越不像话,只道他是疯癫,冷哼一声道:“不可理喻!”

那叫化突地双眼一翻,大喝道:“你敢骂我老人家,看看是什么来头!”

只听“拍!”的一声,公孙玉的左颊之上脆生生的挨了一掌!

但公孙玉被这一掌打得不但未曾发怒,立即出手以牙还牙的打那叫化子一掌,却是惊奇莫明的愕然呆立。

原来那叫化打他的一掌太以奇特,虽是砰无声响,但颊面上竟是毫无痛楚,更奇怪的是,那叫化左手握着酒葫芦,右手技杖点地,身形仍然站在原地未动,以自己目前的功力,竟不知他这一掌是何时打出,如何打出,这岂非太以不可思议!

须知公孙玉也是心高气傲之人,怎肯甘心挨此一掌,何况他新从七贤酒丐处习得三招“乐天知命昧无穷”工夫,正好趁此机会,牛刀小试,微愕之后,怒意立泛心头,运足八成功力,一招“知足常乐”也自向那叫化面颊上拍去。

那叫化竟是不闪不让,嘻嘻一笑道:“招式精绝,内力不足,我老人家就硬挨你一掌。”

公孙玉心想这运足八成真力的一掌,若打在那年轻叫化脸上,岂不要头碎尸横遂赶紧收回二成真力!然而奇怪的,他打在叫化主颊之上,竟如击棉絮,似是毫无着力之处,他连忙收掌跃退,但却有一股反弹之力,浪涌而来,虽退得够快,手腕仍被震得一阵剧痛。

那叫化却纵声一阵狂笑,说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公孙玉愕然呆立,他忘记了发怒,因为这年轻叫化的武功,令人太以不可思议!

突又见那年轻叫化连连额首,微笑说道:“孺子可教,心地纯厚善良,尤属难能可贵,你若是全力击出,腕骨早已折裂。”

公孙玉虽看出这叫化必是一位武林奇人,但看他年纪太轻,却又不甘敬服,一愕之后,才朗声说道:“阁下不必故意卖弄,若是有头有脸之人,就该报出万儿说话!”

那年轻叫化突地喟然一叹道:“小娃儿,你可知道天下之间,最令人索怀难了的是什么”

公孙玉被他问得微怔,想了一想答道:“那就因人而异了,一般平庸之人追求的无非是功名利禄,是以脑子中尽想着升官发财,但……”

那叫化截断他的话题说道:“你答错了题目,我的意思是一个人最悲惨之事,也不管他是上智或下愚,乎庸亦杰出”

公孙玉蹙眉说道:“你怎尽问些无边无际的空洞问题这最悲惨之事,也是因人而异,因时而有不同,不过一般说来,幼年丧父,老年丧子,在人生的旅程中,发生了任何一项,也够悲惨的了!”

那叫化连连额首,长叹说道:“若是这三件事都集于一身了呢”

公孙玉道:“那自是极为不幸的了,但阁下年纪轻轻,这种事懿换岱”凇年轻叫化又自喟叹一声,道:“这三件不幸的事,正是发生老夫身上。”

公孙玉见这年轻叫化一直以“老夫”自称,再想起他那手出神人化,自己连是什么路数都不知道的武功,不禁微微一愕,诧然间道:“阁下是谁”

年轻叫化摇头说道:“老夫是谁说出来你也不会相信。”

公孙玉见他吞吞吐吐,不禁颇不高兴,遂冷冷说道:“看阁下这般装束,大不了是丐帮帮主‘千面丐孙固穷’!”

年轻叫化一愕说道:“老夫尚不知中原武林道上,有这么一号人物。”

公孙玉怒道:“你又是什么大名鼎鼎之人,难道是‘昆庐王子’不成!”

年轻叫化点头说道:“正是老夫。”公孙玉真是惊喜莫名,脱口说道:“你是‘昆庐王子’!”

“你是‘昆庐王子’!”另一声苍劲惊呼,发自一株大树之上。

随闻一股酒气,先人而坐,原来是黑衣无影辣手神魔申一醉!

辣手神魔申一醉身形一落地,一招“天星掌”中绝学“穿云摘月”,以十二成功力,令人促不及防地直向那年轻叫化肩头拍去!

年轻叫化一蹙眉头,说道:“你一定是申一醉了,到真不傀有‘辣手神魔’之名。”

他说话之间,申一醉掌至中途,突又收了回去,愕然呆立!

年轻叫化微微一笑,问道:“醉鬼,你可试出老夫的真假了”

申一醉连忙躬身一礼,道:“老醉鬼该死!”

原来申一醉掌至中途,便如撞到铜墙铁壁之上,知道这看上去设不起眼的年轻叫化,在谈笑之间,周身已布满先天罡气,并发出二外丈余之遥。

公孙玉一听这年轻叫化,果是昆庐王子所扮,这正是他探听三十年前,武林八仙在圣母峰巅聚会中毒的那件隐秘,以完成对惟我真人的诺言,还他自由之身的大好机会,于是福至心灵地,连忙上前行礼,极为恭谨他说道:“晚辈天南门下欧阳云飞,恳请前辈恕罪!”

昆庐王子一笑说道:“小娃儿前据后恭,莫不是有求于我老人家”

公孙玉想不到他一句话,便点透了自己心事,不由脸上一热,讷讷说道:“晚辈……晚辈……”

昆庐王子摇手制止他道:“不要说了,老夫早已知道你的苦衷。”

公孙玉一怔道:“什么前辈是说………”

昆庐王于喟然一叹道:“你可是要向老夫探听,关于三十年前武林七仙齐在圣母峰巅中毒死去的秘密”

他此言一出,听得公孙玉大感奇诧,脱口说道:“前辈怎的知道”

昆庐王子道:“你和七贤酒丐说的话,老夫听得一字没漏,倒是不知道那瘦鬼和你说了什么,我因不在场,不得而知,是以颇觉遗憾,但想来一定是栽诬老夫,毒死其他武林七仙之事了。”

公孙玉从惟我真人口中,所听到有关昆庐王子的为人,明明是一个不世枭雄,但此时却觉得他非仅和善可亲,并还微带忧伤,遂不但把过去对他的恶感一扫而空,而且还自自然然的起了敬仰同情之念。

此时,昆庐王子却转向申一醉道:“醉鬼,老夫虽耳闻你是有名的心黑手辣,但看你本质上却是个好人,足见人言可畏,但人言未必可信!”

他像是有无限感慨,喟然一叹后,续道:“你刚在武功山和六贤酒丐分别,想来仍可找到他,就烦你跑上一趟,通知他武林八仙将在明年月宵,聚会蛾媚金顶,老夫将宣布三十年前在圣母峰头,武林七仙中毒的秘密。同时另外有事请教!

然后又向公孙玉道:“小娃儿,你拿着老夫的信物,‘龙牙乘簪’,先去天山七绝蜂通知掸心神尼,然后到五台山的‘北台’再转致三摩上人,此行路程甚远,但还有将近一年的时间,若无耽延,亦必可在半年内完成,然后即回都阳湖畔的滨湖小筑复命。”

公孙玉早已听得心中狂喜,欣然从昆庐王子手中接过那一半朱红,一半银白,长约三寸的“龙牙簪”,但却不禁诧然问道:“前辈只叫我和醉哥哥去通知掸心神尼,三摩上人,和七贤酒丐三位前辈,还有志吾哲人,上善若水老者,六逸居士三人,谁去送达信息”

昆庐王子一笑道:“你怎么把推我真人忘了”

公孙玉道:“此人最是怪僻多疑,这消息一旦传出,你不请他,他也会去。”昆庐王于颔首道:“不错,不过忘吾哲人,上善若水老者和六逸居士等三人俱是隐居中原,老叫化七贤酒丐一定会去通知。”

辣手神魔申一醉道:“如若七贤酒丐不去,我醉鬼仍愿跑跑腿,有热闹好看,就是不喝酒也成!”

但昆庐王子的面色,却又突转沉重,肃然说道:“你们快走吧,老夫已然心急似箭!”

公孙玉和申一醉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分道而去。

两人各自奔出数十丈以后,公孙玉耳际突地传来昆庐王子蚊蛔似的声音,道:“小姥儿,你且暂时回来,老夫还有话说!”

公孙玉立刻驻足停身,又奔回原处。

昆庐王子道:“你面蒙黑布,想是定有不得已的苦衷,不欲他人见你庐山真面,老夫身边有制作精巧的人皮面具多付,你何不换上,也免得见者侧目”

说完,探手怀中,摸出一付面具掷与公孙玉。

然后又向自己脸上一抹,说道:“你刚才见我这般年轻,自称老夫,现在可还觉得老夫是以小卖老”

公孙玉一看,只见面前站着的是一个皱纹,额下无须的矍铄老人,原来他也是带了人皮面具!

昆庐王子又道:“不过,你现在所见,仍非老夫的本来面目,就是其他武林七仙,也不知老夫擅长易容改装之术,好了,你且走吧!”

公孙玉再度拜别了昆庐王子,在江边一个无人处所,取下蒙面黑布,带上人皮面具,径往天山奔去。

岂知他这一易容之后,竟然带来许多麻烦,生出无穷事端。

原来他自九江一路往天山途中,到是极为须利,但从天山七绝峰到五台山之时,却遇岔事。

六月骄阳正炽。

公孙玉甫行人贺兰山,正自奔行得汗流挟背之时,突自一座山峰后,转出五个身着华服的汉子,将他去路拦住。

他只以为是剪径山冠,那还放在他的心上,正待出言喝问,对他们略施薄惩,却见五人齐地行了一礼,右面一人首先说道:“‘金龙帮,外三堂之一,礼宾堂堂主‘多手书生’郑经,侍率属下四人迎侯武林圣君,请到敝帮总坛‘凌云飞阁’小葱片刻,再行登程!”

公孙玉闻言一怔,打量了那人一眼,只见他身材削瘦,面皮微黄,年约四旬左右,外表虽像个读书人的丈弱模样,但从他神光湛湛的双目中,却可看出是身具上乘武功的内家高手!其余四人,看来也都不弱。

他方打量了五人一遍,只听多手书生郑经再度躬身说道:“此时骄阳当空,不宜出行,谨请武林圣君到敝帮暂息!”

公孙玉被五人服饰行动所吸引,是以并未注意到那人对他如何称呼,现在一听到“武林圣君”四字,不禁诧然暗付:“他们怎会把我当成了武林圣群”

但继而一想,自己带着昆庐王子所给的人皮面具,莫非酷似武林圣君不成然则这些人又怎会识得武林圣君,即使他们在彭蠡之宴上有过一面之缘,但也无法记得如此真切。

原来他尚不知道,本年三月九日,昆庐王于在鄱阳湖畔举行的第二次彭蠡之宴,个别接见赴宴群雄的目的,是各给他们丹青能手所绘的武林圣君肖像一帧,以嫂寻去年九九重阳节后,即告神秘失纵的武林圣君。

不过处此情势之三,他也不便否认,何况确也正感酷热难当,偏偏这一带的山势是牛山濯濯,连一株遮阳的树木都没有,心想,到不如将错就错地前往小葱一刻,并且看看金龙帮是一个什么样的帮派,居然有如此庞大组织于是微微额首,故意蹙眉说道:“你们且在前带路,这贺兰山中有这样一个帮派,怎的本圣君从未听说”

“多手书生”郑经恭声答道:“敝帮成立未久,且地处偏僻,是以圣君未闻其名,不过……”

他话声突然顿住,似是不愿继续说下去。

公孙玉不耐地问道:“贵帮帮主何人”

“多手书生”郑经道:“敝帮帮主‘多臂神翁’!”

公孙玉蹙眉暗付:这又是一个陌生的人物他因见五人状至恭谨,对自己似是全无恶意,便也不再多问,遂在五人引导下,往前走去。外面牛山濯濯的景象沤然不同!他流目四顾谷中,除了树木花草外,却是一片空荡,不知“多手书生”郑经所说的凌云飞阎,究在何处

直等穿越过这方圆里许的幽谷后,绕过一座插天高峰,才见峰阴数百尺以下,青松翠竹掩映之间,隐现檐牙飞角,竟有不少房舍!

远远看去,一座白色楼阁,巍然矗立,恐怕就是多手书生郑经所说的凌云飞阁了。

公孙玉看得大是奇诧,不禁问道:“郑经,你说贵帮成立未久,问以能建成这借大一片房舍,岂不令人难以置信”

多手书生恭声答道:“这本是数百年前已建成的‘凌云堡’,堡主‘震三岳’孙大受之名,想是圣君曾有耳闻了”

公孙王方哦了一声,只听多手书生急急说道:“敝帮副帮主震三岳亲率外三堂其余‘彤庭’‘观风’二堂堂主及属下弟子迎出来了!”

公孙玉纵目看去,只见一群身着华眼之人,急步而来。

为首一人赤面长髯,身躯高大,长得甚是威猛,想是前凌云堡堡主,现任金龙帮副帮主的震三岳孙大受,两侧二人,俱是短小精干,额下留有短髭,则必是“彤庭”观风”两堂堂主。

公孙玉突然觉得自己要装武林圣君,索性就装得像一点,当即眉头一蹙,冷哼一声,说道:“一个小金龙帮的帮主,竟然有这么大的架子,胆敢不亲自出迎!”

他说这话时,故意卖弄了一下甫自七贤酒丐处学会,仅具基础的“六合归一”神功。

但是听在金龙帮一般众耳中,已无异平地焦雷,直震得耳际嗡嗡作晌,一时之间惊愕得呆立当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